江蘇造船業如何應對沖擊?
2012-09-09 13:25:55 來源:現代快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做世界造船強國結構轉型是必然趨勢
“現在是船舶行業的轉型關鍵期,船企、政府、金融機構要充分認識到這一時期的重要性。”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陳剛在會上表示,雖然我國已經成為世界造船大國,但與世界造船強國之間還有一定差距。“目前,行業面臨低谷,但也是重要的調整期,我們不但要看到我國船舶行業長期以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更要看到低谷期帶來的轉型發展從而實現彎道超越的大好機會。”
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理事長黃平濤表示,國家已經將海洋工程行業作為發展重點方向之一。今年海工需求旺盛。根據克拉克松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海洋工程新接訂單達到280億美元,但韓國船企奪走了絕大部分高附加值的海工和LNG訂單。黃平濤建議,國家重點扶持骨干船企積極介入海工和LNG等高附加值領域,以爭奪國際市場。
“我們造船業,在能源、工時、材料等方面消耗還太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有生認為,在本世紀,綠色技術和海工裝備的發展是船舶行業的兩大焦點。吳有生說,雖然我國海工裝備起步較晚,與掌握核心技術的歐美企業之間有一定差距,但對于國內船企后來居上,他充滿了信心。“今年,我們可喜地看到,隨著外高橋造船(位置 評論 新聞)廠建造的海洋石油981和熔盛重工建造的海洋石油201等一系列深水裝備的相繼投用,讓我國邁進了3000米深水開發俱樂部。海洋石油981是世界最先進的第六代深水鉆井平臺,而熔盛建造的海洋石油201,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具備3000米深水鋪管能力、4000噸海上起重能力和DP3動力定位系統的深水鋪管起重船。這些高端技術的成功研發并投入應用,說明只要我們的船企肯下功夫、政府和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我們就能夠在更多更高更難的問題上實現突破。”
熔盛重金謀轉型升級3年砸15.8億用于研發
從2009年至2011年,作為江蘇省內乃至國內的民營造船龍頭企業,熔盛重工為轉型升級3年分別投入研發經費3.3億元、5.7億元、6.8億元,呈逐年上升趨勢,3年累計投入15.8億元。民營企業如此投入轉型升級,與會專家給予一致好評。
據江蘇省科技廳相關人士介紹,近年來,熔盛重工不斷加大新船型的開發,已有船型的優化升級、綠色環保產品的研制、并在海工和LNG等高附加值產品方面加大研發力度,打造綠色造船技術中心和海洋工程研發中心,研發投入不斷增長,并取得了可喜成績。包括以產學研聯合的方式,成功申報并承擔了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的重大科技專項、工信部高技術船舶科研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計劃、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等國家科技項目6項,承擔省級科技項目16項。在船型研發方面,研發出一批適應市場需求的綠色環保船型,同時在海工方面積極投入,部分成果已向國家申請專利26項,現擁有國家授權的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對此,省科技部門表示支持其打造綠色造船技術中心和海洋工程研發中心。目前熔盛重工正在積極申報建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同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也已進入審批階段。
熔盛重工總裁陳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熔盛很早就意識到依靠低端制造、低成本、大規模擴張的模式已經難以在國際競爭中取勝。在造船興盛時,該公司就已經在海工和LNG方面做了大量準備,并接下了中海油的深水鋪管船(船型 船廠 買賣)項目。截至今年6月30日,該公司手持訂單包括101艘船舶,總載重噸位約為1505.6萬載重噸。根據克拉克松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該公司手持訂單中國第一。在此基礎上,該公司還積極推動向海工全面轉型,已經在新加坡成立了海工團隊。“下一步,熔盛重工也將繼續貫徹轉型升級的戰略目標,重點關注油氣服務領域,采取追求高附加值產品的策略,在今明兩年尋求新的突破。”
會上,中國銀行江蘇分行、中國進出口銀行江蘇分行等金融機構紛紛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與熔盛重工合作。